上海二十冶冶金公司聯峰鋼鐵年處理25萬噸含鐵鋅塵泥綜合利用項目(以下簡稱“轉底爐項目”)現場眾多忙碌的身影中,有一個身影尤為突出,他就是項目經理劉忠。作為一名老黨員,他把“一天也不耽誤,一天也不懈怠”的中冶精神經常掛在嘴邊,這也是指引他帶領項目團隊不斷攻克難題、走向卓越的精神力量。
“防控不松,工期不變”
“不謀全局者,不足謀一域”。1月26日,正值該項目利用春節大干快上之時,洶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項目推進蒙上了陰影——多項施工計劃被取消、勞動力資源嚴重不足、既定的工期計劃難以實現……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關鍵時刻,劉忠帶領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積極響應國家的疫情防控號召,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小組,科學組織項目人員復工,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每個部門:工程技術部負責編制防疫措施應急預案;辦公室負責復工人員按要求申領“蘇城碼”、簽訂健康保證承諾書,隔離一批、返崗一批;物資部負責防疫物資采購和人員健康統計;安環部負責每天員工進出現場人臉識別,組織防疫安全教育、口罩發放、體溫檢測、辦公生活區消毒,合理安排員工分散就餐。
在劉忠的正確帶領下,整個項目實現了“一手抓防疫,一手抓生產”的目標,僅僅10天時間,項目施工人員返崗率達到95%,從而保證工期實現預期目標。在多項有力措施下,劉忠向業主和公司立下了“防控不松、工期不變”的軍令狀,展現了中冶人的責任和擔當。
“只可成功不許失敗”
轉底爐項目設備單體重量大,安裝精度高,施工專業交叉多且作業面積狹小。劉忠深知這一點,從擔任項目經理那一刻,他就告訴自己“只可成功不許失敗”!
他帶領項目建設團隊以“最大的節約是安全,最大的浪費是事故,最大的隱患是麻痹,最大的禍根失職”的安全管理理念指引日常工作,把安全理念深植到安全日常管理中。
每天,劉忠都會督促各分包隊伍做到班前教育、交底并上報,切實將安全落實到人、責任到人。與此同時,他制定了嚴格的獎懲制度,對安全工作管理突出的隊伍進行獎勵,對安全工作不力的隊伍絕不姑息。為了防止意外發生,每次各專業有大件設備吊裝時,他都會堅持督戰并指導工程師做好吊裝方案,全程做好現場的監督指導工作。
工程在2019年6月25日開工以來,在劉忠的正確帶領下,項目團隊僅用5個月的時間,就實現了鋼結構安裝工作量的95%,鋼結構現場制作及油漆施工工作量的90%,土建結構施工完成工作量的95%,達到預計進度計劃目標。
目前轉底爐現場到了最關鍵的時刻,土建、鋼結構、管道、電氣專業相輔相成,每道工序都決定著整個項目的成敗。為了確保6月30日項目無負荷試車成功,從4月份開始,劉忠帶領項目部各專業負責人,每天晚上對所有工序按日細化和分解,并涵蓋所需的工程量、人、材、機等資源配置,當天問題不“隔夜”,及時對相關節點工作進行部署、考核預警、糾偏,對所有工序做到心中有數,各專業目前都按原計劃井然有序進行。劉忠再一次以實際行動踐行了“選擇二十冶就是選擇放心”的中冶精神。
修身求知 文化育人
“聞道有先后,術業有專攻”,擔任過多個項目經理的劉忠,每當談及自己的專業領域總是這樣謙虛地說道。他經常勉勵年輕工程師,學習是貫穿一生的事情。平時,他不僅要求各專業工程師勤去現場學習專業知識,自己也經常駐扎一線,跟著現場施工人員虛心學習技術。
他常常教育、引導年輕工程師把自己打造成適應新時代的全能型人才,并經常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學習公司的各種新技術。為了深入了解并掌握這些技術,加班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飯。因為他深知只有自己完全掌握整個項目的工藝流程,才有能力有資格帶領整個團隊打勝仗。項目部的年輕人對他更是充滿了崇拜。
距離投產只有60天時間了,項目進入熱負荷沖刺階段。劉忠帶領項目團隊,以“鐵軍”姿態與時間作戰,加快建設速度,擰緊防疫閥、嚴守安全線、把好質量關,按進度計劃向業主和公司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(上海二十冶 楊宇超 報道)